以“交响共研·美育新声”为主题的“2025长三角高校美育论坛”日前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由上海市教委主办、上海交通大学承办,来自长三角地区18所高校的30多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时代高校美育创新发展路径。滁州学院音乐与教育学院青年教师、滁州琅然民族乐团指挥秦峰受邀出席,并作题为《非遗传承与高校美育融合》的主旨报告。
报告中,秦峰紧密结合滁州学院在传承创新国家级非遗“凤阳花鼓”、省级非遗“凤阳唢呐”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成功经验,直面当下非遗传承的重要意义与高校美育创新需求这一时代命题,详细介绍了学校主动破局、实现特色发展的创新举措——校地共建“琅然”民族乐团,为打破高校美育同质化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秦峰着重阐释了“琅然”民族乐团独具特色的育人体系。该体系以“课程联动”为基石,以“舞台实践”为羽翼,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在课程建设方面,乐团开设了《凤阳花鼓》《凤阳唢呐》等一系列特色课程,将非遗基因深深植入教学之中,系统构建起非遗知识框架,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中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同时,为了确保技艺传承的原汁原味以及文化内涵的深度浸润,乐团特邀非遗传承人走进课堂,采用“面对面教学 + 现场示范”的鲜活形式,让学生近距离领略非遗技艺的精湛与文化底蕴的深厚。
在舞台实践环节,乐团以“非遗进校园”音乐会为重要阵地,大胆创新,在传统非遗的基础上巧妙融入现代节奏、和声技法以及多元舞台表现形式。经过改编创新的《凤阳花鼓》等曲目,常态化地在校园中奏响,让古老的非遗艺术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赢得了师生们的广泛喜爱与高度赞誉。
秦峰的报告内容丰富、理实结合,既有深入浅出的理论阐述,又有生动鲜活的实践案例,为长三角地区高校美育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启示,深受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高校美育事业迈上新台阶,为立德树人、文化育人作出新贡献。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集中观看了上海学生交响乐联盟专场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