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二月,初九吉旦,春风浩荡,琅琊开颜。请众位正身肃立,景仰于心,行礼三拜!”3月8日上午,在滁州市地情人文研究会名誉会长、文史专家张祥林先生的带领下,滁州各界代表百余人集体参拜欧梅,开启了第二届醉翁亭“欧梅咏芳”雅会的序幕。
本次雅会由滁州市委宣传部指导,滁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琅琊山风景区管委会主办,滁州学院音乐与教育学院、滁州市地情人文研究会、滁州文化研究中心承办。滁州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曾献功,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牛春雨,滁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连侠,滁州市林业局副局长孙大庆,滁州市琅管委副主任张峰,琅琊区委常委、统战部长、区政协党组副书记王光之,滁州学院音乐与教育学院党委书记王诗根、院长李道琳、党委副书记高静等出席活动。
【欧梅: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梅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自古成为一种美好精神的象征,以花喻人、以芳比德,寄托着世代相传的文化寓意。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知滁期间,在琅琊山广植花木,他亲手栽种的梅树历代传承,世称“欧梅”。欧公自谓“当日辛勤皆手植,而今开落任春风”。
欧梅于风霜雨雪的洗礼和兵祸烽火的浩劫中,展现出高洁清雅、坚韧不拔的品质,代表了欧公宽简施政、与民同乐的形象。古往今来,观赏吟咏欧梅,已成为人们向往琅琊山醉翁亭的一道靓丽风景。欧梅周围陆续建立了亭榭台阁,嘉靖年间滁州判官张明道建“梅瑞堂”(今“古梅亭”),万历年间又建了“仰欧亭”和“见梅亭”(今“影香亭”),闻名于世的林逋咏梅佳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悬挂于抱柱之上。
南宋以降,文人士大夫瞻仰欧梅,留下众多歌咏、题刻欧梅的作品。如南宋循吏赵公豫《同鲍祗登醉翁亭看欧阳公手植梅花》曰:“欧亭犹在望,梅萼自芬芳。地以人为重,花为植者香”。清代文豪吴鼒则吟出:“山中万树岂无香,独爱此株翁手植。酌泉酹翁兼酹梅,访梅原为访翁来。”这些诗词或咏欧梅的品行高洁、傲骨正气,或歌欧梅的超凡脱俗、含蓄温婉,不仅丰富和拓展了中华梅花的意象和内涵,也传达了后世文人士大夫对欧阳修高尚人格的崇敬之情。
清顺治九年(1652年),提督江南学政李嵩阳在欧梅台壁上题刻“花中巢许”四字,将欧梅比作花中的隐士贤人巢父、许由,以花喻人,称赞欧阳修的品行高洁。后世扬州八怪之一、曾代理滁州知州的李方膺还曾在“花中巢许”题刻前留下“捧笔拜梅”的故事。
时光越千年,自欧阳修始种梅花,历经风雪劫难而不绝,老干新枝,几经补植,生生不息,与一代又一代后人相交相乐。如今欧梅,老干虬枝、树影婆娑、花开依旧,继续展示芳德馨人的美好愿景。
【欧梅咏芳:让欧梅精神芬芳社会】
醉是一年春好处,欧风宋韵梅中来。2024年欧梅盛花期,滁州市相关部门共同举办了首届醉翁亭“欧梅咏芳”雅会,让更多人了解欧梅、神会欧公,也让琅琊山这座文化名山的标签上,文化的印迹更加深刻,文化的品牌更加昭然。
今年适逢欧阳修知滁980周年。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景仰欧公风范,领略欧梅人文魅力,滁州市特举办第二届醉翁亭“欧梅咏芳”雅会,以文化专家、省内外诗词家、滁州学院师生、文化志愿者为主体,吸引市民和游客广泛参与,营造出梅开眼笑、梅飞诗舞、梅木传情的新春文化旅游氛围,让欧梅成为新时代广为人知的文化品牌。
雅会集拜梅、唱梅、画梅、植梅、赏梅、咏梅、品梅、享梅等活动于一体,千年诗史吟述,歌舞非遗展演,摄影书画联袂,礼乐同彰、游学相长,吸引了上千名游客现场观看,抖音、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全程直播。
滁州学院音乐与教育学院作为活动的承办方之一,牵头召开了7次协调会,为活动筹备做了大量工作。3月1日在醉翁亭醒园广场举办专场演出,提前为雅会预热。组织创作了歌曲《欧梅咏芳》《山水之间》《滁山与我最多情》在3月8日主场雅会演出,古朴深邃的歌词、婉转动听的旋律,让原创的力量伴随着欧梅的芬芳,在琅琊山间荡漾。DeepSeek创作的《欧梅赋》文辞优美、别具一格,让人体验到科技赋能文化带来的快感,更感受到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带来的共鸣。
【欧梅宝宝:欧梅咏芳更要欧梅永芳】
欧梅年年开花、岁岁报春,每年花开之时,观赏欧梅已成为滁州市民和热心游客的向往和雅趣。能否让欧梅永葆旺盛的生命力永续流芳,是人们一直关心关注的话题。
可喜的是,滁州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组织专家团队与滁州市林业局、市林业科学研究所通力合作,完成了《琅琊山欧梅保护性繁育技术研究》省级科创项目,利用欧梅自然成熟落地的果实,突破了欧梅果实破壳育苗的瓶颈难题,成功繁育了3500余株实生幼苗“欧梅宝宝”。此项技术已获批国家专利保护。
活动现场,当“欧梅宝宝”系着红丝带登台亮相时,现场观众和游客们惊呼不已,掌声笑声荡彻山谷。网上征集的100个护绿志愿者家庭,将100棵“欧梅宝宝”幼苗栽植在琅琊山中,并发出了《“守护千年欧梅,传承文化芳华”倡议书》,在第47个植树节来临之际,倡议大家:手植绿意,赓续千年文脉;文明相伴,守护山水画卷;薪火相传,活化文化记忆。
滁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连侠说,千年欧梅,因每一次用心呵护而生生不息;文化芳华,因每一份全力守护而历久弥新。让我们携手同行,以点滴绿意汇聚成林,让琅琊山的山水人文代代相传!
编辑:骆玲玲,初审: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