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号晚,滁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在音乐厅成功举行主题为“青春在路上”2016届学前教育专业毕业汇报演出。滁州学院宣传部部长汪才明、工会主席张玉虎、学生处处长江文贵、教务处招生办主任黄永青以及苏州宇祺教育集团行政总监储桂荣、苏州革新学校校长祝瑞、南京合家春天幼儿园园长余鸿英、浙江余姚蓝天学校负责人刘明和滁州星睿教育集团董事长史波等省内外教育机构嘉宾出席并观看了演出。
同学们通过舞蹈、歌唱、乐器演奏、儿童剧、朗诵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了他们飞扬的青春与毕业季的感恩惜别,展现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的累累硕果,凸显了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特色。同学们用她们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悦耳的演奏、童趣盎然的表演、精美的手工制作展现了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学院学前教育专业风采,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
教育科学学院首届学前教育专业毕业汇报演出的成功举办,得到了省内外嘉宾的一致好评,也反映出教科院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良好态势。近年来,教科院为培养幼儿园卓越人才,进行“U-G-S”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实践探索,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效。
(一)建构了有效的应用型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教科院以“坚守师范教育精神,突出学前教育特色”作为专业发展方向,以培养应用型学前教育人才为专业发展目标,以克服过去学前教育人才培养“重技能轻理论”和“重理论轻技能”的两种极端。我院努力探索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了兼顾学前教育专业对技能与理论知识的双重要求,招收具有艺术背景的对口学生,着力培养既具有宽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丰富的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技能,又有较强的艺术技能的学前教育工作者。为皖东地区乃至安徽学前教育输送一大批具有理论素养的应用型学前教育人才,策应安徽乃至长三角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
(二)组建了科学的课程内容体系
教科院经过认真调研,结合省内外高校学前教育办学经验,经过反复征求校内外专家,尤其是学前教育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意见,确立了“学有专长、全面发展、突显能力”为课程体系建构的目标,并加强了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
1.“学有专长、全面发展、突显能力”的课程体系
学有专长是从学生个体的实际出发,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需要,强化学生专业特长和技能培养;全面发展是拓宽学前教育专业视野,夯实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突显能力,则是强调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熟练掌握学前专业实践活动所需要的相关专业技能,如与儿童交流沟通、活动设计、玩具设计与使用、绘画、弹唱、即兴伴奏、声乐、舞蹈等专业技能,能通过艺术手段促进低幼儿童身心全面发展。
2.加强了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
加大了学前教育实践课时的比例,设置了见习、实习、专业技能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环节,做到四年不间断训练与提升;并针对学前教育学对专业技能高要求的特殊性,集中开展专业实践活动,举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竞赛、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月、毕业汇报演出等多种活动,涉及歌唱、钢琴演奏、舞蹈、儿童剧、美术与手工等多种艺术形式,突显学前教育专业特色。
(三)强化了实践教学基础条件建设
为改善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条件,近年来学校加大教师教育实训基地建设。2015年,进一步完善实训场地,包括:幼儿舞蹈创编实验室、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实验室、学前教育综合活动室、微格实训室等,使学生更好的进行艺术技能训练、理论实践及微格示范课观摩。这些教学实训条件为我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训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为应用型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条件。